返回

重生官场:从基层开始一路逆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时间整个河塔镇各个村也是热火朝天,平地、推土、打桩、盖大棚、施肥、培土、育苗,一连串的工作齐齐上马,黎卫彬整个人也是马不停蹄,每天都来回奔波于田间地头和办公室里。

    “黎主任,现在基本上问题不大了。”

    “我们技术组的同事这两天把所有的村都走了一遍,整体工作推动的很顺利,如果一切照常发展的话,预计到春节前就可以创收了。”

    会议室里。

    忙了好一段时间,黎卫彬也是抽空开了一个工作总结会议,听到研究基地的技术负责人汇报完情况,他也算是松了口气。

    发展发展,说到底,终究还是要靠创收来验证事情做得对不对,没有创收,那就是空忙活一场。

    春节前后……胜利在望啊。

    (再来一更,兄弟们,能发个电不)

    春节前后这个时间点对黎卫彬来说的确很重要,因为整个绿色产业规划第一个阶段的任务期限就是在半年左右。

    只有第一个阶段的任务顺利完成,并且达到预定的目标,他们这个发展方案才能被证明是有效的,成功的。

    这段时间他几乎是昼夜不停地在思考问题,落实计划,整个人可以说是疲惫不堪,现在得到这么一个明确的信息,整个人也是瞬间就得到了放松。

    ……

    “李老师,这段时间辛苦了。”

    “马上放假了,我找人带技术组的各位老师在我们丰水玩两天,您别看我们这里经济不发达,但是好山配好水,风景还是有得看的。”

    会议室里。

    散会后,黎卫彬拉着研究所技术组的负责人李向东聊了一会儿。

    李向东是五四年的人,本身年纪不算大,中等身材,可能是长期在室外开展实践研究的原因,皮肤黝黑,五十还不到的年纪看起来像五十好几。

    不过人可不貌相,这句话用来形容李向东最为贴切不过,作为省农科院农业研究所的副所长、教授,李向东本身也是江南农业大学的座教授,本身在这个领域就有极高的知名度。

    这一次研究基地落户河塔镇,李向东是主动请缨带团队过来的,现在也是研究基地的负责人。

    整个9月份,黎卫彬跟着李向东几乎跑遍了河塔镇的每一个村,对这位李教授的敬业精神可以说是极为佩服。

    “哈哈哈,气了,辛苦嘛倒是不辛苦,毕竟吃这碗饭。”

    “而且这一次你们河塔镇的这个项目是我们江南省的第一个绿色农业产业项目,对我们这些搞科研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啊。”

    “现在我们这个团队已经围绕这个项目申请了不少课题,将来要是有所成果,到时候恐怕还得感谢你们。”

    黎卫彬很佩服李向东是不假。

    其实李向东又何尝不是很尊重他这位年轻的黎主任。

    实事求是地说,本来主动请缨来这里,李向东多少是有些担心合作沟通会比较困难,结果负责跟研究基地对接的这个黎主任,虽然人比较年轻,但是沟通起来确实十分顺畅。

    黎卫彬有文化,是江南大学的高材生,懂知识,尊重人才,而且自身是领导,有话语权。

    最令人惊奇的是,作为一个文科出身的年轻干部,黎卫彬居然对绿色农业也异常的了解,这可以说是真的让李向东喜出望外。


第152章(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